我在水田的成長

文:新竹市農會 劉康民

本次是我第一次參加有關協會所舉辦的水田活動,原本預計今年要參加水田種子營,但隨著疫情的升溫而取消了,取消之後專員邀請我參加今年的線上工作坊,於是我就意外地跳過種子營直接參加了本次的水田工作坊。

  這次的工作坊雖然是以線上的方式進行,但卻不失我對它的期待,在這次活動的「水田你我他」,我不僅認識了來自各地的其他學員們,還可以透過在討論要取什麼隊名時學習到有關彩鷸此動物的知識;接著是「水田知識家」,在這主題裡它讓對水田並沒有很認識的我,從氣候與糧食的環境議題中慢慢的去認識水田三生的含意與它對環境帶來的極大好處,並在繼續透過這些議題探討與學習到台灣從過去到現今水源是如何在水田中進行運用。

  參與完這次的活動,我最喜歡的是「探訪水田」這個主題,這次雖然無法實際的到水田中觀察各個生活在此環境的生物,但透過賴仲由老師所拍攝的照片與影片,不僅讓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每種生物在水田的瞬間,且也可以透過反覆的觀看更認識這些生物。

  藉由這四個半天的課程,讓我學習到了許多水田對環境帶來的正面影響和有關於人們為了灌溉嘉義平原而蓋的水圳歷史知識,雖然這次無法實際的去到當地探訪,但對我來說此次的活動不管在安排或執行的方式都已經算是非常的棒了,所以也讓我非常期待未來水田工作坊實體課程的再次舉辦。

  在參加水田工作坊的過程中我也受邀擔任此次線上水田兒童營的隊輔,對我而言此次的活動是一大挑戰,不僅是我第一次在協會擔任活動的工作人員,也是我第二次擔任隊輔的角色,從本地的四健會活動兩位隊輔帶六位學員到這次的水田兒童營靠自己帶十位學員,且除了破冰以外還需要帶著學員們讀繪本與水田包彩繪的講解,因此與學員們的獨處時間也變的較長。

  而這次由於是以線上的方式進行,不僅需從兩個禮拜以前就要開始進行準備,且還需要演練各種突發狀況、線上可能發生的問題與仔細地跑過每一組的活動流程,確定各組的破冰遊戲或課間都是否適合以線上的方式進行,還是需要作出什麼修改,雖然到了活動當天還是無法避免的碰到了我們事先也沒有想過的問題,但至少這些突發狀況大家最後都撐過去了,且透過每天的檢討會讓隔天的其他主題課程可以更順利的舉辦下去。

  最後真的要謝謝其他工作人員這幾個禮拜的幫助,從驗收我所找到的破冰遊戲與小組的課程內容到實際的正式上陣,他們都給予了我許多實際的修改方向,讓我可以一次次的改變我的教學方式,並得以完成這三天的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