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學習愛護地球

文:嘉義縣大林鎮農會 指導員 林嘉振

今年是小弟連續第二年參加水田生態教育課程收益良多,更加了解到當今農業灌溉用水所面臨到的課題,例如極端氣候事件頻傳、民生用水的限制,因應氣候變遷之灌溉用水管理挑戰、滿足灌區內外農業發展之用水需求、還有糧食安全所需之灌溉水量等重大問題。

無奈近年來台灣水旱災發生頻率及嚴重程度皆明顯提高,與二十年來灌溉水量已降至低標用水量,然而面對未來提升糧食自給率及灌溉區外經營輔導之政策目標,在農業用水零成長的框架下,勢必是一項極大嚴峻的挑戰,目前只能仰賴老天爺的垂愛每年固定下雨,又要下的風調雨順,人民百姓才能均安與物產豐收!

  在這連續兩年上完水田生態教育課程,才更加認識「水田三生」的重要性與功能性是什麼?其實水田的三生是息息相關的缺一不可,指的是「生產、生活、生態」亦為水田之功能影響著農業、人、環境甚至大自然生態平衡,水田是發揮最大的功能與最佳保水之功效,然而!人類為了經濟利益與享受過度開發與亂開墾山坡地!以致現今每當颱風來臨豪雨降下!就面臨土石流之危害與農產品重大損失、道路破壞,甚至家破人亡之窘境。

  最後,我個人認為要改善其困境,就是人們極需友善關懷這塊美好土地與保護水資源,重新學習愛護地球、保護生態、落實節能減碳、環保等課題的重要性,最好都能由本身做起、也才能找回失落已久鏡頭下的水田生態環境與作物美景,如螢火蟲、蜻蜓、諸羅樹蛙、翠鳥、麻雀、白頭翁、綠繡眼、黑冠麻鷺、黃頭鷺、白鷺鷥、水稻田、荷花田、菱角田、蓮藕、筊白筍等等作物,與不浪費任何一絲大地的恩澤,時常學習凡事有感恩之心吃果子拜樹頭、飲水要思源頭,也才能有美好的人生與鏡頭下的水田生態之美景!